笔趣阁 > 六零小娇妻 > 番外·春风起(4)

番外·春风起(4)

作者:安宫的竹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bes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番外·春风起(4)

    八零年, 县城里冒出了几家新开的铺子,因为只要钱不要票, 如雨后春笋般, 迅速抢夺了不少客人。

    农家人现在除了在农田里耕种粮食,在家里开垦小块地种青菜,也会把家里富余的杂物拿出来集市卖, 换了钱再去买需要的东西。

    这些都是不要票的交易, 自然更多人愿意去他们这买。这两三年下来,供销社和百货商店的生意反倒是冷落不少。

    许晚秀前两年搭上这阵春风, 利用着自己所知的那些糕点方子, 开起了糕点铺。

    当然她也是尊重赵国强的, 在了解完县城合适铺子的情况, 选定其中最心仪的一家后, 某天夜里许晚秀就和赵国强说, “国强,你觉得我之前做的红豆糕,枣泥糕那些味道如何?”

    “很不错的, 我更喜欢绿豆糕多点。”赵国强以为她又是想要做些什么糕点, 便也就顺着心意直说。这些年许晚秀在家闲着, 倒也经常琢磨出不少糕点, 轮番给他们父女俩尝鲜。

    赵国强扪心自问, 只觉得这世上再没有比他更幸福的人了。想到这里,他脸上漾出笑容。

    许晚秀还好奇赵国强怎么突然就笑开了, 她想起自己想说的事, 又继续说道, “现在可以自由做生意了,你说我在家闲着也没事, 开家铺子做糕点来卖怎样?”

    “原来是这样。”赵国强想起刚才爱人意有所指的问话,恍然大悟。他笑着说道,“秀秀你如果想去做,那我自然是支持的。你手艺好,做出来的糕点味道不比外头差,甚至还要好上三分。”

    “如果要开铺子的话,就先考察好市场,再选个好的店铺,去尝试下。”他提议道。赵国强这些年当着钢铁厂的领导,经常和外面交涉,签订单子,对这些也算是有些了解。

    “你能支持我就好。”许晚秀见赵国强几乎是没有考虑就应了下来,又是略带轻松地给她提些关于开铺子的建议。

    索性也不瞒着些什么,她直说道,“我这几天去集市买肉时,也顺便瞧了下铺子,倒是在咱这出去的路拐弯处发现家不错的铺子。”

    他们家住在钢铁厂家属楼分配的片区,周围再往外去就是集市,对路又是机械厂、纺织厂片区,多的是工人极其家属经过。

    这些都是很有消费潜力的客户,糕点的价格对他们来说有些贵,但偶尔尝一尝,也不是不能接受。

    赵国强回想着许晚秀刚说的那处铺子位置,稍微转念一想,也明白了这铺子还是很有可行性的。他点头道,“那铺子的位置不错,我的存折放你那,回头需要用钱的时候,直接拿去用就好了。”

    “正好找点事情做,你也不至于在家里太无聊。”他说这话时,嘴角勾着抹浅笑,低沉的嗓音很是温柔。他清楚地知道许晚秀为他们这个小家付出很多,如今有兴趣想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他又怎么舍得拒绝呢?

    “好,你就放心好了。”许晚秀笑着应下来。

    她自己以前写稿子,还有和成衣铺小怡合作的分红,攒下的钱也不少。这些年赵国强更是把存折那些都放她这,让她买菜日常用的都用这张存折里的钱,所以她手上的钱多着呢。

    就这样,夫妻二人交过底后,许晚秀就放开手去准备开糕点铺的事宜。

    她也一直关注着市场,许是因为糕点方子难得,初期投入的成本又较高,现在很多知青谋生的法子还停留在,去村里收购东西回县城里来卖,倒是暂时没有人开糕点铺。

    从租下铺子进行微翻新,再到购买锅具食材,确定售卖的糕点,到最后正式开业,前前后后也不过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极其神速。

    许晚秀先是营销一波,给了几群经常在附近玩闹的小朋友糖,让他们去走街串巷地喊,让周围人都知道十六那天某条路口拐角处有家新铺子开业。

    头天里头卖的糕点都半价。

    这样连着营销了几天,等到十六正式开业那天,铺子门前就围了不少人。

    “老板娘,来一斤绿豆糕。”

    “老板娘,来一斤枣泥糕。”

    “老板,我要一斤红豆糕和一斤枣泥糕。”

    许晚秀忙乎着给她们称糕点,收钱。好在她早上准备的糕点够多,才能撑住这波热情的消费。刚开始铺子门口挤了挺长的一条队伍,等到中午时才稍微好点,她也才能坐在椅子上歇会。

    今天来买糕点的大多都是附近的街坊,也就是钢铁厂或者是其他厂里的工人家属。倒也不是说她们生活有多富余,舍得花钱买糕点。

    相反是因为她们之前不舍得花钱买供销社里的糕点,或者是孩子闹腾着想吃又一直没买,现在猛地听说某条路拐角处新开了家糕点铺,买上一斤糕点只需要对半的价钱,不管是出于猎奇心理,还是又便宜不占非君子,干脆尝尝鲜的心理,才促成了今早的热闹。

    许晚秀估算到这一幕,她甚至是还特意做了比预算多一半的糕点,但在下午三点后,也全部卖空了。她笑着空空如也的八个托盘,很是满意地拿进去洗干净晾晒起来。

    这会儿外头日光毒得很,许晚秀也不急着回家,索性坐在铺子里等着收那些托盘。陆续也有人走到铺子门前,见桌子上空空如也,还一脸疑惑问道,“哎你们家不是卖糕点吗?怎么没有见到啊?”

    “不好意思啊,我们家铺子里的糕点已经全部卖完了,明天会多做点出来卖的。”许晚秀听到客人这么问,略带歉意地回应着。

    那客人挠挠头表示疑惑,“卖得这么快?”转身一边嘀咕着一边离开。

    后来碰上其他客人来问,许晚秀也是同样的说法。到了时间点,那些托盘已经晾干了,她给收了起来,就关上门走回家准备做饭。待会赵国强和小丫头也该要回来了。

    夜里吃饭,赵国强和赵清宁都知道她今天糕点铺开张,小丫头边吃着饭,忍不住问,“娘,你今天糕点卖得怎么样啊?卖完了吗?”

    她既是盼着娘开的糕点铺生意好,又盼着能够剩一点点糕点,不多,够她解解馋就好。

    赵国强本来也想问这回事的,倒也想到自家闺女先开口一步,他笑着点头附和道,“对啊,你和我们说说看。”

    在父女俩关心的眼神下,许晚秀笑着开口说,“生意自然是很不错的,我做了不少糕点,下午三点就卖完了,很多人来晚了想买都买不到。”

    “哇哦,娘你真厉害,糕点也是真的好吃。”赵清宁一听,立即兴奋地夸赞道。她回想起那枣泥糕甜腻腻的滋味,顿时又嘴馋三分,就连咽下喉咙的肉也觉着不香了。

    赵国强则是高兴地点头说道,“顺利就好,你也注意着量,千万不要为了生意好而多做糕点去卖,回头反而把身体累坏了。”话里还带着些许担忧。

    糕点铺生意如何反倒成了其次,他最担心最关怀的还是许晚秀的身体健康。不会说出“既然生意好,那就多做点糕点出来卖,趁机多赚点钱”这类话。

    “我都知道的,你们俩就放心好了。”许晚秀笑着应答道,父女俩偶尔说的话,总是能够叫她心里发暖。

    她今天回答顾客时说的是“会多做些糕点”,实际上却是打算砍半再砍半的。今天头天开业,知道很多顾客会为了那所谓的促销来买糕点,许晚秀才特意多做了两倍的糕点。

    明天糕点铺里没有促销活动,能够真正下得了手买糕点的,才是被糕点美妙味道吸引住的顾客。鉴于这糕点的价钱也不是人人消受得起,今天多数是为了那折半的糕点来的,许晚秀觉得明天的数量还得控制得精准些。

    就这样,很快幸福糕点铺在县城里稍微有了点名气。它是县城里除了供销社,唯一一个卖糕点的铺子,而且价钱更低些,味道也更好。生意不能说很好,但也不算差。

    许晚秀反正在家也没事,白天送走赵国强和赵清宁父女俩,就跑去糕点铺那做糕点卖,看铺子到下午四点关门回来,这样的日子倒也不错。

    这些都是七九年的事,后来几年糕点铺盈利不错。到了八二年,城里经济发展得不错,人民生活稍微好些,愿意买糕点解馋的人多了,许晚秀也随之扩大店铺规模和每天卖糕点的数量。

    她请了两个手脚利落的大娘帮手着,自己则腾出精力,又在附近其他县城开启了幸福糕点铺的分店。

    八三年,幸福糕点铺也在南市里开了分店,因为前期营销准备得好,开业当天就吸引了不少人在门口排长龙。接着依靠糕点那诱人的滋味,慢慢地抢占了市里糕点的市场,倒也发展得不错。

    同样款式的糕点吃多了总会腻味,许晚秀也会注重创新,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就在幸福糕点铺推出新的糕点,倒也很受欢迎。

    吃过幸福糕点铺的客人也都惦记着,到了月底就心痒痒的,盼着想知道新的一个月幸福糕点铺会推出什么新鲜糕点,自己平时少吃点,也要去买斤回来尝尝鲜。

    到了这个阶段,许晚秀给每家糕点铺都雇了两个人负责做糕点和卖糕点,自己则负责每个月推出的新奇糕点,和经营管理。

    很多年后,幸福糕点铺已经成为国民糕点品牌。

    某经济学家在做关于那段时期经济新兴起的个体经营论文时,幸福糕点铺的崛起无疑是最具典型性的。

    许晚秀作为创始人,也这样被人知道着。